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实施三项措施: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会议指出,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这贯彻落实了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降低税率,直接降低了这几个行业的税负,可以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上调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直接销售额乘以征收率,征收率是3%,相对来说管理简便,税负会有下降;而终于推进的留底退税,可以直接给企业增加现金流。”山东大学财政系主任李华告诉记者。
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导致企业产生留底的税金问题,就是留底抵税。例如,某一般纳税人申报纳税时,进项税额是20元,销项税额是17元,应纳税额是负3元,3元就是留抵税额。若是没有销项,这部分就一直无法抵扣,占用企业的资金。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两会”刚过去一周,政策就已经出台。
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王冬生认为,由于增值税的税率是按照货物、服务、营改增劳务等分设的,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的货物,在生产、流通环节适用同样的税率,如果只降低生产环节的税率,如何区分生产和流通,是个问题,如果生产和流通都降税率,流通归入制造业是否合适,值得探讨。由于增值税的税率是按照货物、服务、营改增劳务等分设的,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的货物,在生产、流通环节适用同样的税率,如果只降低生产环节的税率,如何区分生产和流通,是个问题,如果生产和流通都降税率,流通归入制造业是否合适,也值得探讨。
“50万和80万是货物销售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调到500万,实际是提高了一般纳税人的门槛。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纳税人而言,哪个身份更好,不能一概而论。允许目前尚不能抵扣的支出,比如允许利息的进项税抵扣,对减轻负担,更有意义。”王冬生告诉记者。
增值税改革由来已久。
1994年的税制改革形成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格局。之后2004年7月作为一项给纳税人减负的改革,增值税改革从2004年7月起在东北地区“三省一市”的八个行业开始试点。开始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性增值税的改革,2007年7月增值税改革延伸到中部6省26个城市继续试点。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改革,提出上海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先行试点,并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
2017年7月1日,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
2018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肖捷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2018年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考虑,肖捷表示,首先是继续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按照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的方向,合理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税率,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